[殯葬業是一個最古老又最傳統的行業,當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已經互聯網化之后,殯葬行業可能會是中國最后一個被互聯網化的行業]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詩人顧城或許沒有想到,他的這首佳作帶給了設計師楊萬里諸多的聯想與共鳴。楊萬里從這首詩里讀出了逝者的吟唱——讓逝去的悲傷幻化成一種浪漫。
這種理念與一空網創始人馬雷不謀而合。去年,馬雷與楊萬里走到了一起,共同把這個設計理念打造成型,一款以潔白的云為載體,賦予其骨灰盒功能的3D打印骨灰盒利用復合高分子粉末作為材料,在連續打印12小時后得以成型,并成為一空網線上銷售的第一款私人定制的產品。
在產品正式上線的當天,國內殯葬一站式互聯網平臺一空網也宣布正式上線,此時距離這家企業成立僅有5個月。
“殯葬業是一個最古老又最傳統的行業,當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已經互聯網化之后,殯葬行業可能會是中國最后一個被互聯網化的行業。”馬雷自信滿滿地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用互聯網的模式滲透傳統又封閉的殯葬行業,在他看來時機或已成熟。
用60G文件調研
籌備一空網絕不是馬雷一時興起的念頭,事實上對于這個創業項目他已醞釀了超過10年。
馬雷告訴記者,在過去10年間他的電腦里存儲了超過60G的文件,都是在走訪了國內大大小小的殯儀館以及殯葬用品銷售商家,了解他們的需求后記錄下的調研資料。
這些資料背后反饋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殯葬行業長期存在的暴利不規范行為以及小、散、亂的格局已成為了行業頑疾。
馬雷說,整個行業長期處于散亂的局面,缺乏品牌商家,終端的消費者往往被動地接受一種綁架式的消費,消費體驗極差。
他向記者舉了個例子,比如一個普通的骨灰盒進價200元,但如果消費者是開著寶馬前去購買,那商家的售價可能就是2萬,如果商家看到消費者是打車來店里,那開價可能就只有7000元~8000元。事實上,處于悲痛情緒中的消費者對于這樣懸殊的定價往往都會一概買單。
“通常一些小商家會通過低報價來切入消費者,并在之后的各個環節再以高收費的手段來綁架消費,進一步推高利益空間。”馬雷說。
針對這一問題,試圖規范行業的馬雷想到了搭平臺,他給一空網的定位是“B2B2C+O2O”模式。他向記者解釋,殯葬行業比較特殊,不能單純地走線上或是線下單一的模式,必須線上線下同步,同時兼顧到供應商和消費者的需求。
馬雷介紹道,從消費端來講,通過對行業線上線下梳理,并整合供應商的資源來規范整個行業,以明碼標價的形式讓消費者能控制自己的消費選擇。
具體來講,C端消費者可以在網上查看相關信息,避免四處奔波,在選擇服務商家時可參考一空網的評分等級、評論等內容來選擇口碑好的服務商家。同時在線下一空網會提供天使經紀人的服務,由專人對接來為消費者與商家溝通協調。
“前半年一空網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整合資源。”據馬雷透露,目前一空網已與上海本地的32家墓地商確定合作,后者將一空網作為其線上銷售的平臺。同時一空網還與部分臺灣的殯葬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其實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通過資源整合讓殯葬行業變得透明規范。”
而對于另一個供應端,馬雷強調,一空網更多扮演的是中間平臺的輔助角色,在與許多供應商的溝通中馬雷發現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普遍年齡偏大,且對互聯網認知度不高,但他們線上銷售的意愿卻很強烈。“我們的作用就等于是幫他們來做電商,通過信息對接或合作為商家提供服務,在給他們帶去客源的同時,幫助他們做大做強。”
據馬雷透露,一空網現采取與供應商線下分成,對消費端先提供服務后收費的模式,來保障用戶的體驗,同時避免商家的綁架式消費。
推出個性化主題
除了3D打印的云造型骨灰盒外,接下來還會有個性化的產品。比如記憶之船將會用于海葬,其外形如同小船,用一種可降解的環保材料制成,骨灰被放置在其中,隨著大海漂浮,最終融入大海。
目前,一空網平臺的主要功能包括網上族譜庫、捐獻器官、網上祭祀、殯葬用品銷售、全國墓地在線銷售、資源搜索,線下則有入殮師服務、臨終關懷與人才培訓等內容。
隨著年齡結構的變化,70后和80后將成為親人身后事的操辦者和費用支付者,這樣的年齡結構也正是互聯網的主力消費群體。在馬雷看來,在整體2000億元的市場中,有約1320億元的市場如殯葬用品銷售、全國墓地銷售、第三方服務都可以互聯網化,這也是一空網的主要市場。
在這一前提下,馬雷覺得一空網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在他的計劃中,第一站會在上海重點布局,待市場成熟后再向其他城市拓展。
此外,一空網后續還會將房地產、景觀開發以及保險業這些關聯行業一起整合進來。臺灣就已經相當盛行身后保險。“投保人會與保險公司簽訂生前契約,由保險公司來負責投保人身后的一站式服務,最重要的是在身前保險公司也會提供一系列的服務,比如每年定期的旅游、保健甚至是回憶錄的撰寫等。”馬雷說,“我們會與臺灣公司合作,讓這種保險模式落地大陸。”
由于殯葬業的互聯網改造在國內剛剛起步,馬雷認為,從市場空間來看,行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但他也提到,殯葬行業的互聯網化不能一味求快,更需要的還是穩。在他看來,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歸根結底這還是一個偏重服務體驗的行業,要改變最古老、最傳統的行業需要更多人的參與。據了解,目前諸如彼岸、恩雪天使等企業都已經進入這個行業。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終端消費者的響應及接受程度也是這個行業嫁接互聯網能否成功的關鍵。“要讓消費者知道互聯網這個模式,讓他們想到用互聯網來為自己的親人操辦后事。”馬雷坦言,現在的模式是否真正符合他們的需求,仍然需要市場的驗證。
來源:互聯網